西北地区高寒生态脆弱区典型金属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恢复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德尔尼铜矿山
高寒生态脆弱地区的矿山受地质环境的制约,一旦破坏很难恢复,为了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最大程度地减轻、减少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与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实现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矿业之目标,本文以德尔尼铜矿山为例研究矿区灾害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地貌景观修复和改善矿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关键技术,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针对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土壤基质比较薄,矿方因地制宜的开展了原生草皮剥离、堆存、再覆绿的地形地貌景观恢复治理方法,据调查,短期内便可存活。在矿部及生活区、选矿工业场地等工业场地的边坡地带修建了大量的滑坡水泥挡墙、截排水渠等治理工程,效果较好。1号露天采场闭坑后再利用,作为排岩场废渣的堆排,减少了原生草地破坏面积。矿权周围及边坡地带铁刺篱围栏的修建即保障了矿区正常生产,同时也保护了藏民家牲畜的安全。
金属矿山 地质环境 资源开发 灾害治理 土地整治 植被恢复 地貌景观修复
刘瑞平 徐友宁 权国苍 陈华清 张江华 乔冈 柯海玲 何芳 史宇飞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810008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87-88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