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盆地白垩系烃源岩发育特征及潜力评价
六盘山盆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面积近9000km2.前人研究基本明确了该地区白垩系存在多套烃源岩(杨福忠等,2001;巴秀娥等,2006).C1井和C2井在白垩系钻揭油斑砂岩,盆地周边白垩系野外露头也见到多出油苗,展现出该区白垩系具有一定的资源基础.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分布广、厚度大,但普遍缺失上统,仅发育下统,自下而上分为三桥组、和尚铺组、李洼峡组、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C1井、C2井钻探证实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发育多套暗色泥岩集中段,其中马东山组、乃家河组和李洼峡组为最主要的烃源岩层系(林小云等,2006).C1、C2井油样地化特征中反映有机质演化程度的C29S/(R+S)、C29ββ/(ββ+αα)与Ts/(Tm+Ts)整体较高,规则甾烷C27、C28、C29的分布呈“L”型,与李洼峡组烃源岩十分类似,以此明显区别于其他烃源岩层。目前尚未发现以乃家河组、马东山组为源的油斑级油气显示,故李洼峡组为目前最现实最可靠的烃源岩,而乃家河组、马东山组烃源岩在沉积中心仍有油气大量生成和运移的可能。
烃源岩 发育特征 潜力评价 白垩系
王坤 王军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中心,山东东营,257000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72-173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