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东准噶尔琼河坝地区早古生代斑岩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琼河坝岛弧是晚古生代火山岩系叠置发育在早古生代岛弧之上的复合岛弧带(董连慧等,2010),其成因与北侧以阿尔曼太蛇绿岩带为代表的古亚洲洋在奥陶纪-志留纪时期发生持续的向南俯冲收缩作用和准噶尔洋在泥盆世双向俯冲作用引起的岩浆活动叠加的结果有关,早古生代地质构造运动活跃,但区内早古生代岛弧遗迹已不多见,仅在中-上奥陶统荒草坡群中保留了一些活动大陆边缘岛弧的中-基性火山岩建造;晚古生代岛弧活动特征明显,泥盆纪—石炭纪的滨海-浅海相碎屑岩和火山岩建造构成了区内地层的主体.早古生代构造遗迹的缺失,使人们对本区早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规律掌握不足.提出琼河坝地区构成斑岩矿床的岩体是在早古生代晚期岛弧发育后期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琼河坝地区上志留到下泥盆世是区内重要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期。斑岩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为琼河坝早古生代岛弧的存在提供了证据,琼河坝早古生代岛弧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斑岩矿床 成矿年龄 找矿潜力 早古生代
李高峰 张丽婷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工程学院,合肥,230009;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和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329-330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