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江西张十八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张十八铅锌矿位于扬子板块下扬子坳陷带九江坳陷南缘,处于长江中下游铜金多金属成矿带西端南侧.矿区所属的彭山矿田是一个大型的锡铅锌多金属矿田,各类矿床以岩体为中心,呈”晕圈式”分布.从内到外,由高温矿种过渡为低温矿种.而张十八矿床地处彭山环状山系南段,位于彭山矿田”晕圈式”分带的中低温地带.张十八铅锌矿床的矿体分布特征表现出很明显的层控性。部分地层为区内成矿提供了矿质。容矿围岩的控矿作用在本矿区主要表现在含矿气水热液的选择性交代及围岩成分、性质控制矿化类型、矿石特征两方面。成矿作用主要受到震旦系陡山沱组中的碳酸盐夹层及南华系莲沱组顶部石英砂砾岩的控制。前者因其化学性质活泼易于交代反应而成为层状矽卡岩矿体的主要赋存层位。而后者则以其岩石性脆裂隙发育及高孔隙度而利于矿液的通过与沉积,并成为充填交代型矿体的容矿围岩。陡山沱组各碳酸盐岩夹层之上覆泥质岩层以及莲沱组砂砾岩上覆凝灰质岩层,均起到了良好的屏蔽隔挡作用。彭山穹窿构造及有关的酸性岩浆活动控制了区内以铅锌为主的多金属成矿系列的展布,构成了矿田呈晕圈状分布的基本轮廓。岩浆底辟作用加剧了彭山穹窿的形成,由核部到翼部,自北向南,从浅至深,地层倾角由缓变陡,呈圈闭性,控制着矿田、矿床的具体空间位置。岩浆底辟作用衍生的环弧状层间重力滑动断裂及其滑裂岩带在矿田内特别发育,几乎在所有的重要岩性差异面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层间的滑裂岩带是最重要的导矿、容矿空间,在有利的岩性组合(包括矿源层)中,形成了一系列呈环状分布的层状工业矿体。岩浆底辟及层间重力滑动派生的各种裂隙、断层、层间滑动构造是起着导矿、矿液渗滤、交代及储矿作用的重要构造。彭山岩体的侵位为成矿提供了矿源。本区岩石属于富水岩石,岩浆侵入后容易形成循环地下水热液,萃取围岩和岩浆中的有用组分,形成含矿热液。岩浆的底辟侵入促使已有的彭山穹窿雏形进一步隆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区域的成矿作用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构造岩浆环境,并为彭山矿田的成矿作用带来丰富的成矿物质。其次,彭山岩体中高含量的挥发分促使岩浆底辟上升的同时,使含矿元素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进一步在残液中得到富集。

铅锌矿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李行 周宗桂 张茂富 陈国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成都

中文

337-338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