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金厂峪金矿红色钠长石脉的成因及地质意义
河北金厂峪金矿已累计生产黄金近40t,平均品位5.30g/t,是冀东金成矿带中最重要的金矿床之一,以产出红色钠长石-石英复脉型矿体为标志性特征;加之含金复脉又赋存在金厂峪韧-脆性剪切带中,因此长期以来被称作”金厂峪式”金矿而备受关注.近几年,随着国家深部找矿计划的实施,在矿床的深部又发现了新的钠长石石英复脉型矿体,这不仅开拓了金矿区找矿下限深度,也为冀东乃至华北板块北缘脉状金矿床的深部找矿提供了新的线索.然而,对红色钠长石脉成因认识的模糊是制约这一地区金矿找矿的关键地质问题之一.现金矿床中出现的钠长石化有几个方面的共性:①钠长石化作为一种单独的地质体出现,根据石英含量被称为钠长石脉(岩)、钠长岩、钠长石石英脉或复脉等;②钠长石化发生在成矿前和主成矿阶段;③都有成矿流体作用的参与;④形成于特定的构造背景,控岩控矿构造基本一致;⑤与火山-岩浆演化有关,同时又不乏交代作用;⑥作为金矿化出现的条件之一,且大多钠长石脉呈肉红色。叶天竺(2007)指出流体的形成演化过程对巨量金属聚集成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的化学性质及其离子地球化学行为表明,金在流体中遵循高温下溶解,低温下沉淀;在强酸或强碱溶液中溶解,在偏中性溶液中沉淀的一般规律。因此,金厂峪金矿红色钠长石脉代表强碱性的氧化环境,属于金的迁移阶段,随着赤铁矿和钠长石含量的减少,流体向中偏碱性环境演化,出现含金的黄铁矿石英脉,流体性质转换期正是自然金大量沉淀的阶段。
金矿 红色钠长石脉 矿床成因 找矿方向
宋扬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371-372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