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白杨河铀铍矿床钻孔岩芯高光谱遥感特征
新疆白杨河铀铍矿床是我国目前已探明的中型矿床,且铍的储量有望达到超大规模型.该区构造类型复杂,断裂构造极其发育,构造岩浆演化经历多旋回,多阶段过程.近年来,一些科研院所和核工业地质队在白杨河铀铍矿区开展了较多地质研究、地质调查、以及物化探工作.这些工作或从蚀变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出发,通过对矿区岩石主量、微量元素在矿化蚀变过程中的迁移规律研究,分析热液的性质与特点(修晓茜等,2011);或者是从流体包裹体(萤石包裹体)的角度去研究流体活动期次(毛伟等,2013;杨文龙等,2014);或是着重分析矿区的控矿构造特征(童旭辉等,2012);或是通过ETM+图像解译、识别白杨河矿区的火山机构,探讨矿区成矿远景(鲁克改等,2009).上述工作很少有人利用高光谱遥感手段,开展白杨河铀铍矿床热液蚀变特征研究.鉴于此,本次工作主要通过地面高光谱遥感手段,从钻孔岩芯方向去研究白杨河铀铍矿床的热液蚀变特征.从高光谱遥感角度看,白杨河铀铍矿床基本的蚀变矿物组合是深部为高铝绢云母+绿泥石;中部主要为低铝绢云母+黄钾铁矾+碳酸盐+高岭石(蒙脱石);浅部主要是黄钾铁矾+低铝绢云母。钻孔中出现了反映不同温压条件的高铝绢云母与低铝绢云母等两种蚀变矿物,表明白杨河铀铍矿床经历了多期的流体活动;同时,钻孔岩芯中出现高岭石,反映蚀变流体具有酸性性质。上述高光谱反映出来的流体特征与前人通过流体包裹体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吻合的。
铀铍矿床 钻孔岩芯 高光谱遥感 热液蚀变
徐清俊 叶发旺 张川 刘洪成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403-404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