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龙门山新元古代岩浆岩研究进展及其地质意义
深入了解这些新元古代岩浆岩的成因和构造环境对研究扬子地块构造格架和形成演化及其在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演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后龙门山造山带基底的出露面积相对较小,仅在轿子顶穹隆构造和刘家坪穹隆构造核部出露,由通木梁群火山岩和刘家坪群火山岩以及新元古代花岗岩组成。之前的岩浆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其后区域上属于裂解构造环境,尽管也显示岛弧/碰撞型地球化学特征,但它们不太可能是在板块俯冲或碰撞阶段形成的,而应该是统一的裂解机制下形成的,是Rodinia超大陆的初始裂解阶段产物。
岩浆岩 成岩机理 构造环境 地质演化
李佐臣 裴先治 李瑞保 裴磊 刘成军 陈有炘 李小兵 徐通 张永明 陈功 颜全治
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5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675-676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