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砷矿成矿规律概要
伴生砷矿床主要产在华南造山带和右江造山带钨锡矿床中。此外,在杨子地台或南部地台边缘带上伴生砷矿床多产于铜铅锌汞锑及金矿中。在喀喇昆仑-三江造山带中锡矿、祁连造山带中钨矿和北山-内蒙-吉林造山带铜锡多金属矿床中也产伴生砷矿。古生代和部分中生代地层是砷矿赋矿层位和矿源层。在广东、广西毒砂矿床含矿地层常为古生代寒武、泥盆、石炭系和中生代三叠系中碎屑岩及碳酸岩。云南和西藏的雄黄、雌黄含矿地层多为中生代碳酸岩。根据前人对中国多金属伴生砷矿及雄黄矿等成因的研究,表明中国砷矿床成因主要为中国东部地质“多旋回构造-岩浆”作用下活化产物。可形成岩浆型砷矿或改造型砷矿。大型砷矿床多与“陆壳改造型”花岗型有关,可作为找与岩浆热液有关砷矿床的岩体评价标志。南岭、长江中下游及西秦岭为综合找砷矿远景区。构造活动是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富集成矿的热驱动力,循环的地下热水是搬运成矿物质的介质和载体。褶皱和断裂成了矿液运移的通道,也是赋矿的控矿构造。“背斜加一刀”是重要构造成矿特征。活化期改造型雄黄、雌黄矿床应成为中国主要砷矿研究和寻找类型。江南和康滇两古陆边缘为找雄黄、雌黄成矿远景区。
砷矿床 成矿规律 找矿前景 地质构造
曹烨 孙小虹 唐尧 王莹 郑厚义 宋崇宇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化工地质调查总院,北京,100013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806-807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