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陷盆地断裂系统叠加模式-以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为例
本文以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为例,利用广义断层模式,研究了裂陷盆地断裂系统的叠加机制,合理地解释了该地区各种断层作用现象。把断层划分为涠洲期活动断层、长流-流沙港期活动断层、先存构造复活断层、及变换断层4种成因类型。工区内,只有徐闻断层为左旋被动走滑断层,属于变换断层。涠洲期活动断层是指在涠洲组时新生成的断层;长流-流沙港期断层是指在长流组和流沙港组时生成的断层;先存构造复活断层是指先存断裂在新的构造应力场作用下重新活动断层。对于流沙港期断裂系统,迈1断层、迈2断层、迈4断层、迈5断层、迈6断层及迈6北断层属于中生代先存构造复活的断层;在NE-SW向伸展时新生产的长流-流沙港期活动断层并不很多,大多集中在工区中西部,分布先存构造复活断层的周围,走向为NE-SW向,呈交织状分布;另外还有一部分断层走向近EW,属于涠洲期活动的断层,后期活动下切到流沙港期断裂系统,数量较多,分布较广。涠洲期断裂系统是在长流-流沙港期断裂系统的基础上发育的。先存构造复活断层很少,断层的继承性比较弱,大部分断层是涠洲期新生的,走向为EW,呈平行交织状分布。迈1断层作为边界先存构造,力学性质非常薄弱,S-N向伸展的作用下复活,继续活动并作为边界控凹断层,断层的走向保持NE-SW向不变;迈5断层、迈6断层及迈6北断层也是先存构造复活断层,断层形态略有变化,但基本保持了断层走向;流沙港期的迈4断层在S-N向伸展作用下被改造,平面上呈雁列状分布;徐闻断层一直是变换断层,也对沉积作用控制很弱。
裂陷盆地 断裂构造 叠加模式 沉积作用
张昊 童亨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0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963-964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