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超稠油难采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技术对策

本文阐述了超稠油难采因素,包括夹层水发育,油水关系复杂,受沉积影响,储层变化快,油层产状变化大等。通过分析夹层水发育层位的电性特征,确定夹层水的电性,RT为27-36Ω·m,AC为400-430μs/m。并结合地震资料确定夹层水的分布范围。利用地震波形分析技术,分析生产井地震波形反射特征建立地质特征、产能与地震波形特征响应模式,追踪刻画主力砂体分布范围,在难采区内追踪到四套主力砂体,并在主力砂体范围内进行井位部署。2013~2014年在杜813块难采区内共部署开发井35口,投产井达到了周围老井平均生产水平,说明夹层水分析技术以及地震波形储层预测技术在本区是可行的,为辽河油田难采储量有效动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超稠油开发 难采储量 夹层水 地震波形

史海涛 吕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中油长城钻探工程院,辽宁盘锦,124010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成都

中文

975-976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