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竹园矿集区控矿泥盆系地层主量元素特征及其意义
中国湘南地区棋梓桥组和佘田桥组地层广泛发育,是十分重要的含矿层位或赋矿围岩,影响且控制着大量金属矿产资源的产出与分布。柿竹园矿集区棋梓桥组和佘田桥组地层是该区形成矽卡岩的重要原岩,也是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围岩,不仅在空间上与金属矿产关系甚密,同时也与矿床的成因机制、成矿模式及其成矿机理等相关密切,是开展深部地质找矿的重要线索与依据。此次泥盆系地层岩石样品的SiO2/Al2O3值多数大于3.6,且均大于3.0,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泥盆系地层的物源以生物成因或热水成因物质补充的形式为主,具有少量陆源物质参与成岩作用。根据Al2O3-SiO2岩石热水成因模式,投影点落于水成区和深海沉积物区域,表明泥盆系地层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沉积环境,或者说泥盆系地层形成的过程中沉积环境或海平面发生了多次的动荡和变化,导致泥盆系地层的形成环境如此复杂,在整个泥盆系地层沉积形成的过程中,岩石的物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体现了岩石形成环境的转换,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泥盆系地层多样化的岩性特点以及复杂的岩石建造。
金属矿 成矿模式 沉积环境 地质找矿
成永生 谭若发 王勇
中南大学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 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郴州 423037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7-7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