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多宝山铜矿赋矿岩体中-新生代隆升研究
多宝山铜矿床是中国北方一个非常重要的超大型斑岩Cu-Mo-Au矿床,笔者应用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和热史模拟方法,揭示多宝山矿区花岗闪长岩体晚白垩世以来的隆升历程,对探讨其剥蚀深度及了解造山带的构造热演化史等具有重要意义。多宝山铜矿区花岗闪长岩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和矿体空间分布对应特征表明,晚白垩世—始新世(约82~50.2Ma),多宝山花岗闪长岩体由于挤压抬升,北西向赋矿岩体抬升较晚,两侧围岩岩体抬升相对较早,矿体与两侧围岩发生了差异性隆升,赋矿岩体两侧围岩平均抬升速率大约0.2454mm/a;北西向矿体平均抬升速率大约0.2201mm/a,始新世以后(50.2Ma)多宝山地区地壳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为矿体保存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铜矿 构造演化 剥蚀深度 地质条件
冷亚星 王建平 郑德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地震局 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29-29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