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福建上杭罗卜岭铜钼矿床中侵入岩的矿物学研究及成矿意义

罗卜岭铜钼矿床位于福建紫金山铜金(钼)矿田,属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在罗卜岭斑岩铜钼矿床中发育的与矿化有关的成矿岩体为罗卜岭岩体,其形成时代为约103Ma;而与矿化的无关的花岗闪长岩则发育有两期:一期早于罗卜岭岩体,形成于110Ma;另外一期底侵早期的岩体,形成于97Ma。罗卜岭与中寮岩体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组成,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通过对罗卜岭与中寮岩体中发育的黑云母及角闪石的研究,发现黑云母中镁含量较高,指示其物质来源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幔。罗卜岭岩体中黑云母具相对高FeO,低TiO2和MgO的特点,暗示岩浆演化过程中可能主要发生石榴石结晶。而中寮岩体中黑云母具相对低FeO,高TiO2和MgO的特点,这排除了发生高Ti-Mg矿物相结晶的可能;罗卜岭与中寮岩体表现出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可能来自于角闪石的结晶分异作用。根据岩体中角闪石的成分计算的罗卜岭与中寮岩体角闪石结晶温度为712~804℃,压力P=45~115MPa,对应的岩浆侵入深度为1.7~4.4km,计算岩浆的氧逸度logfO2=-13.7~-12.3(△NNO=1.27~2.58),相应的水含量变化为1.5%~5.6%。罗卜岭与中寮岩体均具有较高的氧逸度及水含量,这有利于形成富含挥发分和Cu、Au等成矿物质的含矿岩浆。差异化的分离结晶作用可能是造成岩浆含矿与不含矿的直接诱因。详细的矿物学研究对指示岩浆成因及其成矿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铜钼矿 成矿规律 侵入岩 矿物学

李斌 蒋少涌 赵葵东 张倩

中南大学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中国地质大学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资源学院和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武汉430074;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 中国地质大学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资源学院和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武汉430074 江苏华东基础地质勘查有限公司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 南京 210007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30-30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