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北部陆相火山岩地区与金铜有关的含矿建造地球化学特征
笔者在系统研究和大量分析测试基础上,对福建德化北部陆相火山岩地区与金铜有关的含矿建造的地球化学特征取得如下认识:含矿建造中的火山-次火山岩为中酸-酸性,主量元素SiO2含量普遍较高,与金铜矿有关的岩石SiO2含量略低,在60%左右,为中酸性。根据SiO2-K2O+Na2O判断,岩石属于亚碱性系列,特征与岛弧火山岩系列相吻合。与金铜矿有关的火山-次火山岩稀土元素总量较高,ΣREE一般在110×10^-6~150×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LREE/HREE为14.5~15,表明岩石轻重稀土分馏作用比较明显,且有轻稀土分馏明显,而重稀土分馏不明显的特点。具有弱的δEu负异常,表明其成岩成矿形成于弱还原环境,具有下地壳及中深部岩浆物质来源的特征。含矿建造中的火山-次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及稀土元素La、Ce、Sm、Yb,而明显亏损Sr及Ta、Nb、Ti等高场强元素,显示了消减带岛弧火山岩的特征并具有陆源物质的参与,参与物质由流体交代带来。区内火山-次火山岩的同位素年龄结果多集中在127~147Ma左右,显示了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表明了该区陆相火山岩型金铜矿床均为燕山早期晚阶段和燕山晚期的产物,与该地区燕山期的区域成矿时间相吻合。
金铜矿 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矿石建造
李海立 肖惠良 范飞鹏 陈乐柱 谢文清 项红亮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6 双旗山金矿有限公司,福建 德化 362509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35-35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