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嘉银坑铅锌矿蚀变分带、原生晕特征及深部成矿远景初探
永嘉银坑铅锌矿是浙东南中生代火山岩地区找矿效果较好的矿床之一。其产于酸性-中酸性杂岩体之中,受控于东南沿海岩浆弧燕山晚期岩浆热液,属岩浆热液蚀变充填型矿床。对矿区地质、矿体及钻孔原生晕特征研究表明:矿体主要以脉状形态产于石英闪长岩及其与斑状钾长花岗岩接触带附近,受北西向断裂带控制。主矿体矿石以条带状和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主,局部为块状构造。矿石结构以粒状和固溶体分离结构为主。金属矿物以闪锌矿和方铅矿为主,含少量水锌矿、白铅矿、黄铜矿、黄铁矿。从围岩到矿体,围岩蚀变大致呈现出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铅锌矿化-铅锌矿体分带特征。主矿体前缘晕元素为Pb、Sb、Ag,近矿元素为Au、Cu、Zn、Cd,尾晕元素为Sn、Bi、Mo、As;矿体从顶到底,按格里戈良分带指示计算法,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Pb-Sb-Au-Mo-Sn-Bi-As-Ag-Cu-Cd-Zn;运用数字统计分析方法(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对成矿元素和其他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做初步评价,分析结果显示Ag、As、Cd、Sb元素与成矿元素Pb、Zn相关性较好,可做为找矿指示元素。结合矿体矿化蚀变、原生晕分带特征,根据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建立成矿模式,认为银坑铅锌矿体是深部岩浆热液多期次叠加作用的成果,其深部可能存在较好的找矿远景。
铅锌矿 成矿模式 蚀变作用 原生晕分
王学寅 李伟 迟宝泉 全斌斌
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浙江 温州 325006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67-67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