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兴安岭中南段锡多金属矿化类型、特征及找矿潜力

大兴安岭中南段锡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分布广泛,矿床受区域断裂控制,与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体密切相关。系统总结研究区域锡多金属矿对于区域找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根据目前产出的锡多金属矿床特点,区域锡多金属矿床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矽卡岩型矿床,以黄岗铁锡矿床为代表,矿体主要分布在由早白垩世花岗岩与大石寨组上部火山岩及黄岗梁组大理岩所形成矽卡岩带内,矿体多呈不规则的似层状或透镜状。矿床形成时代为135Ma。热液脉型矿床,包括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矿床以安乐、毛登、大井矿床为典型代表,成矿元素组合包括三类:铜-锡,铜-锡-银-铅锌,锡-钨-钼组合。矿床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斑岩型或花岗岩型矿床,是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新发现的锡矿床类型,以边家大院和维拉斯托西矿床为代表。矿床围岩蚀变斑岩型矿以面状蚀变为特点,蚀变类型包括硅化、钠长石化、绢云母化等。脉状矿脉则以硅化、绢云母化为特征。

锡多金属矿床 找矿前景 地质特征 蚀变类型

曾庆栋 刘建明 李泊洋 郭灵俊

中国科学院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96-97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