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西藏羌塘南缘早白垩世普让岩体的成因与成矿意义

普让地区位于羌塘盆地的南缘,与多不杂、波龙等含矿斑岩属于同一个地质构造单元。岩石类型主要为中酸性岩系列,但也有少量的中、基性岩系列,并伴有成矿作用。地层主要为三叠纪日干配错群,和少量的二叠纪曲地组与白垩纪阿布山组。普让岩体侵位于三叠纪日干配错群的灰岩中,并与灰岩发生明显的接触交代作用。受接触变质作用的影响,在岩体外接触带形成宽十余米的大理岩和矽卡岩型磁铁矿,在内接触带中也含有少量的大小不同的大理岩捕虏体。石英二长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16±2Ma,与该带上的多龙含矿斑岩成岩年龄基本一致。普让岩体不含白云母,且标准矿物中富含透辉石,具有较高的Al2O3,较低的TiO2,具有明显的岛弧型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属于准铝质Ⅰ型花岗岩。研究认为普让岩体可能是在班公湖-怒江洋壳北向俯冲的背景下,下地壳重熔,且在上升的过程中经历了分离结晶和地壳混染作用下形成的。普让岩体的稀土配分模式均具有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明显,而重稀土元素分异并不明显的特征,表明其物质来源的下地壳富角闪石。与多不杂的含矿的斑岩特征对比,多不杂的岩浆源区明显有更多的幔源或洋壳物质的加入,且侵入的混杂岩包含有海山、洋岛、台地、蛇绿岩等构造碎块,对大型、超大型铜金和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十分有利。而普让岩体侵位于碳酸盐岩中,利于矽卡岩型矿床形成。因此,在羌塘南缘地区也应该增加对早白垩世中特提斯洋北向俯冲作用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的关注。

中酸性岩 灰岩 接触交代作用 成矿作用

黄瀚霄 刘洪 欧阳渊

中国地质调查局 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 成都 610081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125-125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