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弥渡县金宝山铂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金宝山铂钯矿床是一超大型铜镍硫铂钯矿床,位于弥渡县德苴镇,地理坐标北纬25°00′24″,东经100°45′45″。地处哀牢山构造带北东侧北北西向构造带中。燕山中晚期含铂超基性岩主要沿米拉库短轴背斜轴部下泥盆统康廊组上段侵入,岩体产状受短轴背斜控制,整体呈一“穹窿”体。矿区内已发现五个含铂矿岩体,产于橄榄岩-辉橄岩岩相带中,主矿体多为似层状、透镜状,次要矿体则多为条带状、扁豆状和不规则状;个别产于辉石岩中的矿体则成瘤状和巢状。矿石中有用组分主要是铂、钯、铜、镍,其次为锇、铱、钌、铑,铂、钯矿共生。金宝山蛇纹石化橄榄岩及斜长角闪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60.6±3.5Ma和260.7±5.6Ma,与峨嵋山大火成岩省的岩浆活动时限一致,且与峨嵋山玄武岩有良好的地球化学亲缘关系(陶琰等,2008)。因此,峨嵋山大火成岩省的地幔柱活动控制了金宝山含矿岩体的形成。成矿物质来源于幔源岩浆,矿体由幔源岩浆发生熔离作用,分离的矿浆沉淀成矿,橄榄岩的岩浆熔离作用是矿床形成的决定因素,也是矿体的赋矿岩石。米拉库短轴背斜轴部为岩体的产生部位,为控岩与控矿构造。
铂钯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地幔柱
林玲 肖渊甫 王强 沈利军 张杰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33-133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