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加入对红格岩体下部岩相带钒钛磁铁矿成矿的影响
红格岩体下部岩相带以含量高达5%~15%的角闪石为特征,局部金云母的含量可达8%,而且这些角闪石和金云母的结构构造及其地球化学特征都表明其是直接从幔源基性岩浆中结晶形成的原生矿物。含水矿物角闪石和金云母的大量出现,表明红格岩体下部岩相带母岩浆富含水分,Sr-Nd同位素特征指示这些水是母岩浆在混染底板变质砂岩的过程中加入的。实验研究表明,玄武质岩浆中水的加入会降低液相线和固相线温度,并且明显改变矿物的结晶顺序。红格岩体下部岩相带磁铁矿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水的加入使母岩浆中的Fe3+/Fe2+比值升高,从而促进了磁铁矿的早期结晶。红格岩体下部岩相带具有单斜辉石颗粒包裹自形磁铁矿以及斜长石缺失的特点。同时,橄榄石Fo、单斜辉石Mg#和斜长石An都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升高,模拟结果与Feig et al.的实验结果相吻合。综上所述,红格岩体下部岩相带母岩浆中外来水的加入是导致下部岩相带磁铁矿早期结晶,促进钒钛磁铁矿矿层形成的关键因素。
钒钛磁铁矿 成矿规律 红格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栾燕 宋谢炎
长安大学 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4;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38-138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