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夏塞银铅锌多金属矿床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通过对夏塞银多金属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特征研究,探讨矿床成因,为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突破提供基础资料.夏塞银多金属矿床位于西南“三江”义敦岛弧带西侧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昌多阔一格聂构造岩浆岩带中段。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使成矿物质得到活化、迁移和富集,为本区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成矿条件。夏塞矿床中矿石矿物的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物质来源不是来自于上地幔,而主要来源于硅铝层,硫来源于花岗岩母岩和围岩蚀变带的成矿热水溶液。矿床中矿石矿物的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物质Pb,一方面来自于围岩,另一方面来自造山带中的花岗岩体。因此,夏塞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缘于造山带中的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花岗岩和矿区上三叠统含火山碎屑物的砂板岩。成矿作用以中低温热液充填为主,为沿断裂带充填的脉状矿床。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期后成矿流体中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在义敦岛弧带雀儿山—格聂花岗岩带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期花岗岩体外接触带围岩断裂带中,有望找到夏塞式银多金属矿床。在西南三江和青藏高原地区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期花岗岩体外接触带围岩断裂带中,也有望找到类似的银多金属矿床。
银多金属矿床 硫元素 铅金属 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毛英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四川 成都 610081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42-143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