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区辉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浩尧尔忽洞金矿位于华北陆台北缘西段中元古界白云鄂博裂谷带西段。区域内岩浆活动频繁,主要类型有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辉长岩等。浩尧尔忽洞金矿矿体严格受比鲁特组第二岩段和层间挤压破碎带控制。矿体顺层产出于比鲁特组第二岩段,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以厚几米到几十米不等的层状为主,局部地段受构造影响有切层现象。主要赋矿岩石岩性为黑色板岩、千枚岩、变质细砂岩和粉砂岩。从主量元素上看,SiO2在44.76%~51.00%,平均47.59%。K2O为0.16%~0.90%,平均0.43%;Na2O为0.66%~1.46%,平均1.05%,全碱为0.82%~2.32%,平均1.48%,岩石的K2O含量均小于Na2O含量,表明岩石为低钾系列侵入岩。从稀土微量元素上看,稀土总量较低,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图解上,曲线呈右倾,表明轻稀土富集。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区辉长岩体为基性低钾(拉斑)性和钙碱性辉长岩岩石。结合区域上同类型岩体的侵入时代,认为本区辉长岩极大可能形成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山带构造环境。

金矿 辉长岩 地球化学特征 切层现象

王修 王建平 江向东 高海龙 窦智慧 苏云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内蒙古太平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44060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167-167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