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米拉山地区铜钼矿化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笔者从西藏米拉山地区铜钼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出发,结合区域地球理化特征等分析西藏米拉山地区铜钼矿矿化及找矿前景。米拉山地区位于滇藏地层大区南部,处于由中新元古代念青唐古拉群变质杂岩构成的陆壳结晶基底之上,上古生界-新生界均较发育,其中尤以三叠系-白垩系地层分布最广,出露最多。区域内盆地总体为一复式向斜构造,受后期岩体侵入破坏,形态不甚完整,其翼部的次级褶皱则十分发育。铜矿的主要类型为斑岩型,主要产于冈底斯火山岩浆杂岩带,成矿一般与中侏罗世含碳酸盐岩地层相关,其成矿作用分别与中侏罗世和晚二叠世含碳酸盐岩地层相关。在雅鲁藏布江断裂带,Cu、Pb、Ag等多金属矿床和异常主要产于拉萨-日多弧间盆地和洛巴堆-洞中松多陆内裂谷带中,元素综合异常受西向断裂控制,为矿源的富集提供了通道和场所。雅鲁藏布江断裂两侧,异常多分布在燕山晚期至喜山早期花岗岩外接触带,表明其与成矿关系密切,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综上所述,米拉山地区矿化条件良好,具备具有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前景和条件。
铜钼矿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成矿作用
曾曼平 毛晓冬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80-18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