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渡河流域三碉金矿床矿石特征研究

大渡河金成矿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南地区发现的一个重要金成矿集中区,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前震旦系康定杂岩中.开展矿石特征的研究,对该矿床成因及指导三碉金矿床下一步地质找矿勘探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大渡河金成矿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地台西缘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部相邻区。位于康滇地轴南北向构造带北端,鲜水河、龙门山与攀西裂谷所构成的三叉裂谷交会部位。金矿体矿体主要产在石英脉膨大部位和产状变换部位靠近上盘或下盘,形态呈不规则脉状、透镜状和楔状。产状较复杂,走向有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倾向65°~290°,倾角12°~60°。矿石矿物成分较复杂,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黄铜矿次之,少量方铅矿、毒砂等,其矿化期次按成矿地质作用的先后关系,可以划分出热液期和表生期两个期次。金-金属硫化物矿化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叠加于早期矿化阶段之上形成富矿,多沿石英脉上下盘分布。综上所述可见,三碉金矿床是康定杂岩中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属热液成因,金主要以显微金方式赋存在硫化物和石英中,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

金矿床 找矿模式 地质构造 化学成分

邹发 陈翠华 黎洪秩 尹力 林旭 王驰源 黄小东 宋志娇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四川 610051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192-193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