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赣南上围岩体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上围花岗岩岩体出露于江西省龙南县最南端,区域上处于闽赣后加里东隆起西南缘与湘桂粤海西-印支凹陷带的交汇部位,为燕山期复式花岗岩岩体。区内频繁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为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构造变形研究表明,NE向断裂活动造就了研究区主体构造格架。受NE向马屎山硅化断裂带和鹅形石英断裂带夹持作用,岩体呈两端窄中间宽的岩株状产出。在岩体东部,NNE向断裂以带内充填碎裂岩、碎粉岩、花岗质初糜棱岩和发育赤铁矿化、粘土化、绿泥石化、弱硅化为特征,是291铀矿床的含矿、赋矿断裂;在岩体西部,NNE向断裂以带内充填硅化带、碎裂岩、花岗质初糜棱岩、灰白色石英脉和普遍硅化、褐铁矿化为特征,是292铀矿点的含矿、赋矿断裂。292铀矿点南部,NWW向和NNE向张扭性断裂内糜棱岩化辉绿岩脉和煌斑岩脉与NNE向硅化破碎带的斜交、反接复合部位,往往发育褪色蚀变,呈浅红褐色-浅黄褐色,硅化、褐铁矿化和水云母化发育,可见黄铁矿微细脉,具典型的交点型铀矿化特征。

铀矿床 成矿规律 花岗岩 地质构造

党飞鹏 陈黎明 樊哲强 李志鹏 蔡昌华

核工业二七〇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200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199-199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