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硫化物产出特征

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研基础上,以井下矿脉穿插关系为依据,对成矿阶段重新划分;同时,根据野外及室内矿相学观察,对铅锌矿石硫化物的产出形态、成分及形成先后关系进行厘定,为探讨成矿环境条件与矿床成因提供科学依据。矿床中最主要的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闪锌矿以及方铅矿。矿床围岩蚀变主要有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和粘土化。根据矿物组合及矿脉之间穿插关系将会泽铅锌矿床热液成矿作用划分成四个阶段:Ⅰ细粒黄铁矿阶段、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黄铁矿-方铅矿阶段和Ⅳ碳酸盐阶段。矿床中常见的原生硫化物主要有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偶见黄铜矿。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室内矿相学研究,发现会泽铅锌矿床硫化物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构造。主要构造有块状构造、脉状构造、条带状构造。

铅锌矿床 成矿规律 硫化物 矿相学

张茂富 周宗桂 李行 金永杰 曾国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262-26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