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疆阿尔泰二叠纪、三叠纪伟晶岩形成深度研究:来自流体包裹体的指示

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分布着近十万余条伟晶岩脉,据近年的研究显示含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形成年龄主要集中于二叠纪和三叠纪。选择新疆阿尔泰地区13条稀有金属伟晶岩脉,对石英矿物中1155个流体包裹体进行详细地岩相学、显微激光拉曼测定、显微测温等研究,拟揭示压力和温度对稀有金属伟晶岩演化和矿化程度的制约。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发现,石英中产出大量的流体包裹体,这些包裹体大多为沿着愈合裂隙不定向发育的次生流体包裹体。以伟晶岩中早期结构带中的原生流体包裹体作为地质压力计,运用Flinco软件中NaCl-H2O-CO2体系状态方程,计算得出二叠纪伟晶岩的形成压力3.4~3.9kbar,三叠纪伟晶岩的形成压力为2.1~2.7kbar,分别对应的就位深度为12~14km和7~9km。结合区域地层特征,本次研究对未来新疆阿尔泰地区隐伏伟晶岩矿床的勘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志留纪的库鲁木提群地层可能具有较大的赋矿潜力。

伟晶岩矿床 稀有金属 流体包裹体

黄永胜 张辉 吕正航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299-299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