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明月峰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本文拟通过对本矿区典型的岩体、岩脉、矿石取样,进行了主量、微量元素,硫、氢和氧稳定同位素分析,以及流体包体分析,探讨此区铀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南岭地区铀成矿规律提供参考资料。根据矿石和岩体或岩脉主量元素特征,本区印支期、燕山期花岗岩以及燕山期的花岗斑岩均具有杜乐天所研究的产铀花岗岩特征,本区地层特别是泥盆系棋梓桥组跳马涧组的地层中,铀含量高,比相关岩石的克拉克值高出几倍至几十倍,在岩浆侵入过程中,捕获了其中的一部分铀。受太平洋板块俯冲挤压作用的影响,华南大陆岩浆活动强烈,本区形成了印支期、燕山期的富铀酸性花岗岩体;本区铀矿的赋存状况与华南陆块内部湘东北晚燕山期的区域构造线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本区铀矿的形成和定位与本区白垩纪的基性岩脉(煌斑岩、粗玄岩)、层状玄武岩、花岗斑岩脉应具有类比性。
铀矿床 成矿规律 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龙永珍 张德贤
中南大学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321-32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