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白杨河铀-铍-钼矿床岩浆流体成矿作用探讨
雪米斯坦火山岩带是新疆规模最大的铀和其他稀有金属成矿带之一,成矿带长约120km,由白杨河铀一铍一钼矿田及一批矿化、异常点组成,新疆白杨河矿床为铀—铍—钼组合且铀、铍、钼均达到工业品位的火山热液型矿床,其独特元素组合世界罕见,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研究了基性脉岩与成矿的关系。研究发现,白杨河矿区及外围次花岗斑岩岩体中穿插有大量的辉绿岩脉,在空间上,基性脉体与铀、铍矿体的展布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铀矿化好的区域内的中基性岩脉都十分发育,暗示铀成矿作用过程中与基性岩脉相关的幔源流体参与了成矿。但铍成矿与基性脉岩活动关系还不清楚,根据宏观特质、基性脉岩定年结果和铍矿化特点综合判断,基性脉岩可能是在铍主成矿之后形成的。这一认识对于深入研究铀铍钼共生分异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对区内部分次火山斑岩通过La-ICPMS U-Pb获得含矿的杨庄次火山斑岩体,本次获得367.8Ma年龄数据,属上泥盆世华力西早期形成,而不是前人认为的华力西晚期产物;对区内与铀矿相伴产出的4条较大的基性脉岩,本次获得215、216、217和203Ma四个年龄数据,属印支晚期到燕山早期形成,这一数据填补了前人研究空白,结合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浆流体作用对铀成矿作用研究意义重大。
铀铍钼矿床 岩浆流体 地质发育 成矿作用
宋昊 张成江 王果 陈奋雄 王保群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339-339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