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攀枝花大田含铀滚石特征及其意义

攀枝花大田地区是康滇地轴重要的混合岩型铀矿化分布区,在该区Ⅱ号带水沟中连续发现了埋藏于沉积物中的含铀滚石,滚石呈椭圆状(粒径10~20cm),其中含铀晶质铀矿,外侧为次生铀矿.铀含量很高,达百分之几十.经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大田505地区富晶质铀矿滚石较为复杂,除了常见的大颗粒晶质铀矿和石英外,在石英中还常见榍石,部分榍石几乎完全矿化成为铀矿物,其主要铀矿物为沥青铀矿,并且可见钛铀矿、硅钙铀矿等常见铀矿物。部分榍石表面干净,矿化较轻,共生矿物组合有硅钙铀矿、钛铀矿、沥青铀矿、榍石、磷灰石、钛铁矿、锆石、角闪石等。可能反应存在两期以上的铀矿化,除了早期高温阶段形成的晶质铀矿外,晚期尚有交代榍石而形成的较低温度条件下的沥青铀矿。攀枝花大田505地区与米易海塔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相似,已探明的铀矿化特征基本一致。除大田产铀含晶质铀矿富铀地质体(滚石)外,米易海塔地区、牟定1101地区也发现了类似的富晶质铀矿地质体,这表明在康滇地轴元古代混合岩区具有形成富晶质铀矿地质体的地质条件,具有找到高强度铀矿化的可能。今后应加强富晶质铀矿地质体形成条件和控矿规律的研究,加大深部找矿力度,力争取得找矿突破。

混合岩型铀矿 滚石特征 地质构造 成矿机制

徐争启 张成江 陈友良 李巨初 汪刚 欧阳鑫东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化学系 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357-357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