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石LA-ICP-MS U-Pb定年在稀有金属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本研究选取南岭Sn-W成矿带、中非Ta-Sn成矿省、中欧Erzgebirge Sn-W成矿省、伊比利亚Sn成矿省内多个矿床进行原位锡石LA-ICPMS U-Pb定年工作。测试工作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科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完成,所用仪器为Resolution S-155Agilent7900a LA-ICPMS。测年结果表明:南岭地区至少存在两期锡成矿作用,如印支期的栗木Li-F花岗岩型Sn-W-Nb-Ta矿(217.4±6.4Ma)和流源云英岩型Sn矿(237±4.1Ma),燕山期的锡田石英脉型Sn-W矿(155±5.4Ma)、漂塘石英脉型W-Sn矿(159.5±1.5Ma)等;中非地区Ta-Sn矿化发生在~1000Ma,如Gatumba伟晶岩Ta-Sn矿(999.9±9.9Ma)和Rutongo石英脉型Sn矿(957±21Ma),部分矿床受到了泛非事件的改造,如Kalimbi石英脉型Sn矿(555.8±8.1Ma);中欧Erzgebirge成矿省W-Sn成矿作用约发生在320Ma,如Zinnwald云英岩型Sn矿(324.0±3.8Ma)和Sadisdorf石英脉型Sn矿(326.1±2.6Ma),并未见到~290Ma的成矿事件;伊比利亚锡成矿省Neves Corvo喷流沉积型Cu-Sn矿的锡石U-Pb年龄为373±2.6Ma。
稀有金属矿床 铀铅同位素定年 锡成矿作用 地质活动
章荣清 孙卫东 Bernd Lehmann Reimar Seltmann 李聪颖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 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矿产资源系,德国下萨克森州 克劳斯塔尔-采勒菲尔德38678 自然历史博物馆 俄罗斯与中亚矿物研究中心,英国伦敦SW7 5BD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368-368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