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中段夏塞银铅锌矿床含银镍矿物及自然铋的发现
夏塞银铅锌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中北段的夏塞-连龙银锡多金属矿集区内,是该矿集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该矿床为典型的受NNW向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床,成矿期断裂为左行性质,后期经历了右行挤压-走滑作用(李艳军等,2012,2014a).LA-ICPMS锆石U-Pb法厘定了矿区南部的夏塞二长花岗岩体成岩时代为103±1Ma(MSWD=0.5),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活动产物,并由伸展背景下软流圈地幔与壳源长英质岩浆混合形成(李艳军等,2014b).银铅锌成矿与该岩体具有密切的空间和成因联系,并经历了锡石、毒砂-磁黄铁矿、锌铅银多金属和黄铁矿-碳酸盐三个成矿阶段,其中第三阶段为主成矿阶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三江中段夏塞银铅锌矿床微量元素富集机制及对成矿过程的指示:硫化物微区分析”资助下,通过详细的矿物学研究,在该矿床中发现了含银镍矿物及自然铋的存在.夏塞银铅锌矿床主要成矿元素为Ag-Pb-Zn-Cu,伴生有Sn、Au、Bi、Cd等元素,并从南端的二长花岗岩体边缘往北,依次发育Sn、Cu+Pb+Zn、Pb+Ag矿化组合,显示成矿温度由高向低的演化规律。毒砂-磁黄铁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85~386℃(峰值346℃),磁黄铁矿中首次发现了红锑镍矿及锑硫镍矿等含镍矿物,与该阶段均一温度较高一致。但是,含镍矿物的形成是否与软流圈地幔物质参与成岩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含银矿物和自然铋等矿物主要与锌铅银多金属成矿阶段有关,且主要与闪锌矿、黄铜矿和方铅矿共生,根据显微穿插关系该阶段成矿元素矿化顺序为Znjiu→Pb+Bi→Ag。铋属于亲硫元素,其熔点为273.1℃,自然铋的存在表明该阶段成矿环境为低硫、中低温的还原环境。该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7~263℃(峰值180℃)也表明成矿温度为中低温。
银铅锌矿床 含银镍矿物 自然铋 分布特征
李艳军 魏俊浩 赵少卿 李欢 柯坤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412-4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