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班公湖-怒江构造带类乌齐地段晚三叠世丁青蛇绿混杂岩特征及时代讨论

班公湖-怒江构造带形成时代主要为白垩纪末期—古近纪早期,受到冈底斯地块与羌塘地块之间的碰撞作用影响,地貌呈现为一条具有很长延伸范围的呈东西向横亘羌塘-唐古拉板块的低地.丁青蛇绿混杂岩出露于测区西南部罗冬混杂岩北侧之尼拉拉哈-纳永拉-沈培弄-色西农一带,为蛇绿构造混杂岩(T3Dom),呈NWW向展布.本次区调在丁青东蛇绿(混杂)岩纳永拉路线地质剖面上采集了蚀变中细粒辉长岩样品,并应用Cameca IMS-1280型二次离子质谱(SIMS)进行定年测定,获得了SIMS锆石U-Pb年龄为217.8土1.5Ma,所测得的17组锆石年龄非常谐和,其时代为晚三叠世。

丁青蛇绿混杂岩 地质构造 分布特征 年代学

余晓波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452-453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