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硅质岩微组构特征研究及其对造山带演化的指示意义
板块之间的拼合带(造山带)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也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经前人研究表明,全球有许多的大型或超大型矿床都产生于造山带中或者板块汇聚边缘.前人对硅质岩微组构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认识:对硅质岩通过显微镜片和SEM分析观察到棱角尖锐的细晶-微晶石英颗粒反映了热水条件下快速沉积的特征,指示了硅质岩的热水成因。硅质岩中放射虫化石内部的粒状充填构造、块状充填构造和放射状纤维构造等信息指示了硅质岩的生物成因(李红中等,2010)。在SEM下观察到的微裂隙、微褶皱和压扁致长的哑铃状石英颗粒以及XRD分析得到的矿物在应力作用下发生结构调整致使晶胞参数缩短等现象指示了硅质岩所受的应力作用。SEM分析中观察到的矿物的絮状边界和经过SEM-EDS分析观察到矿物中的裂隙因流体的沉淀而被填充的现象指示了硅质岩演化过程中受流体作用的影响(李红中等,2011)。
硅质岩 微组构特征 造山带 地质演化
徐述腾 周永章 陈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505-505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