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本地区樱桃园铁矿带与弓长岭铁矿带关系探讨
辽宁省鞍山-本溪(简称鞍本)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铁矿石资源基地,分布有众多大型、特大型BIFs型铁矿床(周世泰,1994;李厚民等,2010,2012;张连昌等,2012;Li et al.,2014).在鞍本地区存在有两条重要的铁矿带,即樱桃园铁矿带和弓长岭铁矿带(图1).一般认为樱桃园铁矿带属上鞍山群,而弓长岭铁矿带地层为中鞍山群,二者为上、下层位关系(周世泰,1994);但也有人提出,樱桃园铁矿带与弓长岭铁矿带可能是同时异地的沉积产物,二者为同层位关系,在印支-燕山运动中,被寒岭断裂大幅度错开,而形成现在的位置关系(张湖,1982)。鞍本地区樱桃园铁矿带与弓长岭铁矿带在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矿床形成时代、地层及构造形变等方面均可类比,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倾向于认为二者原本应为同一铁矿带,现在的位置关系是由于后期构造错动位移所致。
铁矿带 位置关系 地质构造 错动位移
孙晓辉 朱笑青 汤好书
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54;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542-543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