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铁矿带成矿规律
近年新疆地矿部门在阿尔泰、西天山和西昆仑等地的铁矿勘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取得重大突破的矿床类型主要是海相火山岩型和沉积变质型(董连慧等,2011).其中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周缘及昆仑山的前寒武纪地块区.通过对区域含矿地层、构造、岩浆岩的演化,结合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塔什库尔干构造演化与铁矿成矿模式。综合研究表明,塔什库尔干老地块形成于晚太古代-古元古代,在古元古代早期发育一套条带状硅铁建造(BIF),局部构成铁矿体;古元古代晚期-晚元古代遭受变形变质与抬升;早寒武世原特提斯洋形成,研究区处于活动陆缘环境,接受海相火山-沉积建造,在局限盆地形成石膏-重晶石-磁铁矿沉积,同时在赞坎一带出现次火山岩相,在原BIF基础上,叠加岩浆热液,形成复合型铁矿和局部富矿体。印支期强烈的造山运动,使原不同时代的地层遭受强烈的变质变形和抬升。
铁矿带 成矿规律 矿床类型 地形演变
张连昌 朱明田 郑梦天 李智泉 郝延海 何立东 石玉君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新疆地质矿产勘探开发局 第二地质大队,新疆 喀什844002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559-559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