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尕尔穷-嘎拉勒铜金矿集区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矿集区内主要发育水溶液包裹体、三相包裹体、CO2包裹体、纯气相包裹体和纯液相包裹体,其中以水溶液包裹体和三相包裹体为主.据野外研究及成矿期次划分,将包裹体分为成矿早阶段、主成矿阶段和成矿晚阶段进行研究.尕尔穷-嘎拉勒铜金矿集区主要以水溶液包裹体和三相包裹体为主。从早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由高温中高盐度高氧逸度复杂成分的岩浆热液向中低温中低盐度简单成分演化;主成矿阶段流体呈中高温中等盐度中等密度特征,成矿深度为1-2.3km。尕尔穷-嘎拉勒铜金矿集区成矿作用与岩浆-热液密切相关,流体不混溶或沸腾作用为其成矿机制。
铜金矿 成矿流体 地质特征 成矿机制
宋俊龙 丁俊 张志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中国地质调查局 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 成都 610081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615-615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