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塔拉砂岩型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巴音塔拉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与内蒙古海西褶皱带接合部位,属于二连盆地腾格尔坳陷南缘的次级构造单元。它是在加里东褶皱带基底上发展起来,由温都尔庙一多伦复背斜演化而来的温都尔庙隆升带上的北北东向狭长断陷系列湖盆之一凹陷主体呈北东向展布,呈狭长的“L”形,凹陷基底由下二叠统海底火山喷发建造和上侏罗统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及熔岩组成,东南侧蚀源区出露大面积燕山期岩体。铀矿化主要赋存于下白坐统赛汉组沉积岩层中,该组可划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辫状河沉积体系,在横剖面上具有典型的深切谷特征,岩性以浅灰色、黄绿色、蓝灰色中粗砂岩、含砾粗砂岩、泥质砂岩为主,夹黄绿色泥岩、粉砂岩;上段向曲流河过渡,以河道沉积与洪泛沉积频繁交替出现为特征,构成了“二元结构”的沉积组合,其中洪泛细碎屑沉积较发育。蓝色蚀变砂岩相对于灰色未蚀变岩微量元素蛛网图曲线锯齿状幅度较大,微量元素相对富集或万损程度明显,可能受到成岩后期(热液)改造作用的影响。其次铀矿床的铀矿石、矿北岩石和围岩样品表现出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反映相近的REE地球化学特征,推断其具有同一物源、沉积成岩演化环境和构造背景。铀矿石中Ce表现无异常,Eu表现明显负异常,推测灰色粗砂岩铀矿石因其富含的有机质不断热解、裂解而使岩石长期处于还原环境,利于Eu2+的产生并迁移,从而形成Eu的负异常。
铀矿床 地球化学 沉积岩层 地质构造
张建华 陆勇 李佳 王子龙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688-688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