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广东仁差盆地火山岩型铀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和成因研究

仁差盆地位于广东省平远县境内,武夷山-戴云山隆褶带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复合大地构造位置,南岭成矿带与武夷山成矿带交汇部位.盆地内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火山活动强烈,铀矿资源丰富.其中,278铀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近年来地质与找矿勘查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突破.矿体主要以脉状形式赋存在次火山流纹斑岩中。通过对仁差盆地火山岩和次火山岩中错石的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得出,流纹岩和次流纹斑岩均形成于约97-98Ma;对278铀矿床铀矿石沥青铀矿U-Pb含量和同位素分析得出,铀矿北年龄为53-71Ma,明显晚于成岩时代。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仁差盆地中流纹岩和次流纹斑岩显示为高硅、强过铝的特征,具有低的Ca0/NazO比值和高的Rb/Sr比值,指示源岩主要是以泥质沉积岩为主。流纹岩具有非常高的U含量,次流纹斑岩具有跟流纹岩相似的Th含量,但却具有明显低得多的U含量,可能与次流纹斑岩已经丢失了铀参与成矿有关。

铀矿床 成矿时代 成矿规律 地质构造

刘国奇 赵葵东 夏菲 王晓娜 蒋少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1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广东 广州 510800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710-710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