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大马尖山钨矿床钨矿物产出方式及其成因研究
内生钨矿床的钨矿物产出方式与其成矿母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关系密切。大马尖山钨矿床钨矿物具有上述产出方式及空间位置关系,成矿母岩和成矿流体的F含量是内生钨矿床钨矿物成分特征及产出方式的重要控制因素,其主要通过F与成矿流体中的Ca2+结合,形成萤石,改变成矿流体的Ca2+浓度,控制白钨矿晶出,从而实现对矿床中钨矿物成分特征及产出方式的控制。成矿母岩的F含量高,与之有成因联系的钨矿床,其钨矿物主要是黑钨矿;随成矿母岩的F含量降低,与之有关的钨矿床,其白钨矿含量相应增多,黑钨矿随之减少,以至形成以白钨矿为主的钨矿床。当成矿母岩发生自变质作用而使其岩石化学特征改变时,与之有关的钨矿床,其钨矿物产出特征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化。研究表明,行洛坑钨矿床的成矿母岩发生过自变质作用,造成成矿流体的Ca2+浓度增大导致矿床的白钨矿含量升高,黑钨矿含量相应降低。大马尖山围岩岩体分异强烈,出现Ce的强烈负异常,表明大量Ca2+进入热液,同样也有利于大型白钨矿床的形成,导致大马尖山钨矿床的白钨矿含量较高,黑钨矿含量相应较低,且出现后期形成的白钨矿穿插、交代早期形成的黑钨矿形成互混结构的现象。
钨矿床 成矿规律 矿物成分 岩石化学
张磊 温汉捷 秦朝建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741-74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