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成矿物源的Pb、Sr、Zn同位素证据概述
本文收集分析了前人有关Pb、Sr、Zn同位素的研究成果,结合现有的地质资料,讨论成矿物质来源,探讨矿床的成矿过程。可以推测该矿床的成矿过程:印支晚期的构造作用使来自基底的流体大规模向上运移流经碳酸盐地层,Sr等同位素发生交换,并萃取其中的金属元素,形成以铅锌氯络合物形式为主的中高温弱酸性富含铅锌矿质的流体。当成矿流体沿大型导矿构造运移至容矿构造时,流体“贯入”,发生减压沸腾作用,沉淀出闪锌矿和黄铁矿(大约在300℃)。同时,该流体与海相硫酸盐还原形成的富含H2S的较低温中至弱碱性地层卤水混合,导致温度降低,pH升高而沉淀出大量硫化物(沉淀温度稍低,在170~230℃之间)形成金属硫化物的共生分带规律,形成“富、大、多、深、强”等特点的铅锌矿床。该矿床明显不同于典型的MVT型铅锌矿床,属“构造-流体贯入成矿”的会泽型(HZT)铅锌矿床。
铅锌矿床 成矿物质 同位素 地质构造
张艳 韩润生 魏平堂
昆明理工大学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调查所,云南 昆明 65009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昆明地质勘查院,云南 昆明 650024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747-748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