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速洋中脊超基性岩热液区热液产物特征
慢速洋中脊离轴区高温热液对流系统主要建立在超基性岩基础上,其成矿流体为碱性还原性流体,流体组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温海水与超基性岩的水-岩反应,该类热液区上的块状硫化物因此表现出相对特殊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硫化物中Fe硫化物具备矿相种类多但含量低(<50%)的特点,发育的高温Fe硫化物矿相有黄铁矿、陨铁矿、磁黄铁矿等,低温Fe硫化物矿相主要为白铁矿。其Cu硫化物含量高并且矿相种类多,含有较多的黄铜矿和等轴古巴矿等高温矿相(>50%),而玄武岩背景下的硫化物矿石中Cu硫化物的高温矿相含量相对较低,不发育或极少发育Cu硫化物的低温矿相。根据对Logatchev,Rainbow,Ashadz等热液区硫化物进行主微量元素的主元分析可知,与Zn具有相关性的元素(易交代晶格中的Zn)有Pb,As,Cd;与Fe具有相关性的元素(易交代晶格中的Fe)有Ni,Co,Ba,Ag;与Cu具有相关性的元素(易交代晶格中的Cu)有Bi,Ga;另有Sn,Sb,Mo,Au等可以以硫化物或者单质矿物的形式出现。微量元素中Co和Ni的含量相对较高,这与元素的较高相容程度有关,而Ni在流体中不易迁移,往往在网状脉中更富集。
热液产物 矿物学 地球化学 矿物成分
李兵 石学法 叶俊 李传顺
国家海洋局 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61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767-768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