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沉积物特征及其找矿启示

本文对所获的样品进行了矿物成分和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了解研究区沉积物类型、物质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含金属沉积物见于卧蚕和天休热液区,矿物成分主要包括黄铁矿、黄铜矿、方解石、闪锌矿和针铁矿等。天休热液区含金属沉积物兼具弱Eu正异常和Ce负异常,表明其在沉积时受到高温热水一定程度的影响,即在沉积作用发生之前,热液与海水已经发生了对流混合。因此,天休热液区含金属沉积物来自高温热液流体沉降的贡献。卧蚕热液区含金属沉积物未表现出Eu正异常,表明其主要受低温热液蚀变作用的影响。超基性岩蚀变沉积主要由超基性岩蚀变产物与正常远洋沉积混合而成,分布于有超基性岩出露的大洋核杂岩区域。主要矿物为方解石、蛭石、斜绿泥石,次要矿物为镁角闪石、滑石及温石棉、钠长石、石英及堇青石等。在化学成分上富含Mg、Mn、Ni、Co、Cr、Cu和Zn,亏损Pb和Ag,具LREE轻度富集,HREE轻度亏损,并呈弱Eu负异常的REE配分模式。28I-TVG22超基性岩蚀变沉积明显富集Cu和Zn,表明其很可能受到热液活动的影响。

海洋沉积物 地球化学 找矿标志 矿物成分

邱中炎 韩喜球 王叶剑 蒋紫靖

国家海洋局 第二海洋研究所 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12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776-776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