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西太平洋采薇海山群基岩特征及其富钴结壳成矿意义

本文主要依据该海山群历年来的浅钻资料,详细研究采薇海山群基岩空间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海山基岩与富钴结壳成矿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的浅钻测站共102个,测站主要分布于海山平顶边缘,水深范围1387-2803m。这些测站中有20测站钻遇松散深海沉积物,未获得基岩和结壳样品,其余82测站均钻获基岩样品。研究表明,采薇海山群平顶边缘的基岩主要以碎屑岩为主。此外,玄武岩和碳酸盐岩也是较为常见基岩类型,而磷块岩和粉砂岩/泥岩则相对不发育。通过对基岩之上的结壳厚度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结壳最大厚度出现在碎屑岩之上,其次为玄武岩和磷块岩;结壳平均厚度也是碎屑岩之上的最大,其次为玄武岩和磷块岩。对基岩之上结壳见矿率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玄武岩结壳见矿率最高,达94%;其次为碎屑岩和磷块岩,见矿率分别为74%和71%。综上所述,碎屑岩、玄武岩和磷块岩是采薇海山群最有利的富钴结壳成矿基岩。

富钴结壳 成矿规律 基岩特征 空间分布

韦振权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075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长沙

中文

792-793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