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带德钦羊拉-鲁春地区特提斯构造演化与成矿
东特提斯的西南三江地区,有金沙江缝合带、澜沧江缝合带和怒江缝合带,构成了特提斯多岛洋盆的主要分支(莫宣学等,1993;潘桂堂等,2008),控制”三江”了特提斯构造演化和成矿事件(潘桂堂等,2008;Sengor,2001).文章结合笔者参与的前几轮研究中测年同位素成果,提出了以下对岛弧斑岩铜矿和双峰式火山岩硫化物矿的认识与找矿勘查有一定影响的认识:D2-3扬子陆块西缘边缘裂陷,沿羊拉-拖顶-老王寨一带减薄拉张,局部有玄武质火山碎屑岩产出,羊拉围绕火山活动中心常形成火山丘堆积,在每个岩浆活动旋回晚期,常有硫化物-硅质岩产出,形成羊拉矿区2、5号主矿体;C1-P1洋盆进拉张,有贝吾组(C1b)玄武质熔岩与浊积岩产出,及白马雪山枕状熔岩和苏鲁、关用等地超基性岩出露;于东竹林寺-书松一带保留完整的超基性岩-紫红色硅质岩等构成的蛇绿岩套;俯冲带后退至叶日-甲午雪山一带。有厚层的安山质熔岩分布,类似于现代阿留申岛安山岩,伴有矿化及斑岩铜矿等。
金沙江带 特提斯构造 地质演化 成矿预测
尹光候 尹静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云南 昆明 650051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云南 昆明 650216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967-968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