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的评估意义
目的:探讨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变化与弥漫性轴索损伤(DAI)预后的关系. 方法: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79例DAI(实验组)伤后24h、2~3d、7d、14d脑脊液中NSE浓度,并与15例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比较(对照组).伤后3个月后根据GOS预后评分将实验组分为良好组41例、不良组29例和死亡组9例.分析脑脊液NSE水平与DAI预后的关系. 结果:预后不良组伤后24h-7d脑脊液NSE水平明显高于良好组(P<0.05或P<0.01);死亡组伤后各时点NSE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P<0.01);不同预后各组脑脊液NSE平均水平动态变化显示:良好组、不良组、死亡组NSE水平在第1d内迅速升高,到第3d继续升高达峰值,良好组、不良组在第3d后开始逐渐回落,至第14d水平基本一致,但死亡组在第14d仍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结论:DAI损伤中NSE含量越高,增长的幅度越大,恢复正常的时间越长,其预后越差.脑脊液NSE的连续检测可作成为监视临床病情的发展及判断预后的可靠指标.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预后 脑脊液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魏风 廖光查 刘海嶂 胡北泉 杨松 吴静 钟仕茂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宁市530022
国内会议
全国神经外科高峰论坛暨广西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
南宁
中文
174-177
2014-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