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半椎体切除固定矫形治疗胸腰椎半椎体畸形
目的:观察和评价先天性胸腰椎半椎体引起的侧后凸畸形经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椎弓根内固定矫形的初期手术效果. 方法:自2001年2月~2007年2月,对9例胸腰椎先天性半椎体引起的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经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及节段性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矫形.随访7个月~2年(平均1年4个月).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片进行观察. 结果:侧凸角度由平均52.3°改善至术后平均14.6°,侧凸矫正率72%;后凸畸形由平均29.6°矫正至术后平均12.1°,后凸矫正率59.1%;躯干侧移从平均18.3mm矫正至术后平均4mm.术后6个月侧凸矫正丢失平均3°,后凸矫正丢失平均2°,最大矫正丢失不超过7°.手术时间平均3h10min(2~4.5h).术后1例出现脑脊液漏,1例术后感觉下肢麻木,经脱水剂应用4天后后消失.术后2~4个月9例均获坚强融合. 结论:由先天性半椎体所引起的胸腰椎脊柱侧后凸畸形可经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和节段性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矫形而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手术适应证为由胸椎或胸腰段半椎体畸形所引起的青少年患者的结构性侧后凸畸形.
胸腰椎 先天性侧后凸畸形 半椎体切除术 内固定器 临床疗效
孙国绍 吴青坡 王林杰 马龙 汝强 曹进 王高峰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467000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5
2017-06-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