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刺”法
《伤寒论》作为历代中医应当熟读的四大经典之一,其言简意深,对丰富人们临床思维,提高人们的临床疗效有着非凡的意义。许多医家都只知道张仲景常用“汗吐下”三法,却忽略了还有重要的“刺”法,实则为“汗吐下刺”四法。《伤寒论》运用针灸的条文有32条,用“刺”法的有9条;具体提到的腧穴有7个,即风池、风府、期门、肝俞、肺俞、大椎、关元,其中“关元”穴用于诊断,其余各穴用于治疗。本文将重点介绍《伤寒论》中此六穴的“刺”法。《伤寒论》中简单六穴,就在治病谴方前有其特殊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重要性更说明了伤寒六经体系离不开经络辨证及应用。特别是肝经募穴“期门”穴,一穴多用,包括肝乘脾、肝侮肺、太阳与少阳并病而误汗、热入血室等不同的证候,通过准确分析病机,病本在肝者,便可取用。且期门穴又是十二经脉气血归入之门户,刺一穴而调全身的作用,更体现出张仲景用穴之妙。
《伤寒论》 针刺疗法 期门穴 经络理论
王聪
广东省中医院大院传统疗法 510000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36-38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