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冬季低温致仔猪应激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案例解析

本文介绍了一例冬季低温致仔猪应激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案例,结合该场猪群病史、症状、死猪尸体剖检和实验室病原学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确定该场猪群的主要疾病为副猪嗜血杆菌病。该猪场在时值冬天、室外气温为3-5℃时引进45日龄、体重15 kg左右的仔猪。由于该生长阶段的仔猪皮薄、皮下脂肪少,所以抗寒能力差,加上这些仔猪从保育场(保育舍温度在25-28℃)运输到猪场的过程中受到了冷风刺激,且当时猪场栏舍内未设有任何保温设施,室内温度仅为8℃,这批仔猪经受的寒冷应激很大。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世界性分布的条件性疾病,许多猪场都有其病原的存在,该场过去养过的猪就患有副猪嗜血杆菌病,加上进猪前消毒不严,致使引进的仔猪发生此病。当猪群大量发生此病且症状明显后才开始进行治疗,效果一般都会较差。从死猪尸体剖检发现,死于该病的猪其胸、腹腔内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肺脏病变严重,用敏感药物治疗后,虽然控制了病原,但器质性病变的恢复十分困难,这对病猪的康复和生长的影响都很大。因此,做好日常预防工作才是避免本病流行的上策。如前所述,本病属十分典型的条件性疾病,任何应激因素都有可能是引发本病的直接诱因,特别是冬季和早春,应尽可能避免寒冷因素刺激,尽可能控制其他疾病的流行,减低本病的发生率。因而日常预防工作应在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条件、消除应激因素和强化生物安全措施等方面下功夫。预防该病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疫苗预防和药物预防.由于该菌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有条件的在治疗前最好做药敏试验,采取及早用药、联合用药或中西药相结合的治疗原则。症状严重的垂危病猪应果断淘汰,连同死猪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扩散。

副猪嗜血杆菌病 冬季低温 疾病预防 药物治疗

姚宝安 喻正军 陈基萍

扬翔股份养猪事业部,贵港 537100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学术研讨会

武汉

中文

377-379

2014-06-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