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本痿标痹”中医核心病机研究
目的:探讨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清骨转换标志物β-CTX,N-MID和T-PINP水平、血清IL-6、fNF-α含量及疼痛分级的相关性,揭示其”本痿标痹”的核心病机. 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2年1月-2013年12月1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根据主诉疼痛分级法将疼痛分为0--2级,按中医辨证分为虚痿证和本虚标实(痹)证两大类,用放免法检测血清β-CTX,N-MID和T-PINP水平,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6、TNF-a的含量,统计学分析中医证候与骨转换标志物水平,血清中IL-6、TNF-a水平及疼痛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中医证候与疼痛程度密切相关,其中疼痛0级患者95%属中医虚证,疼痛1级及2级患者全属中医本虚标实证.且疼痛2级患者血清β-CTX水平及IL-6、TNF-a含量明显高于疼痛0级及疼痛l级患者(p<0.05),但在疼痛0级及疼痛1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疼痛分级与骨转换标志物β-CTX及血清IL-6、TNF-a含量存在正相关(r=0.23,r=0.22,r=0.34,p<0.01),中医本痿标痹证候亦与骨转换标志物β-CTX及血清IL-6、TNF-a含量存在正相关(r=0.36,r=0.52,r=0.46,<0.01). 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转换标志物β-CTX和血清IL-6、TNF-a与痹痛程度及中医”本痿标痹”证候密切相关,可作为病情进展评价及疗效判定的指标,为阐述”本痿标痹”的病机提供部分临床依据.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证候 骨代谢标志物 发病机制
沈霖 帅波 杨艳萍 马陈 周丕琪 朱锐 徐晓娟 吕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 武汉430022
国内会议
河北秦皇岛
中文
235-240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