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参与儿童血液科临床实践的案例分析与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蒽环类药物治疗儿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儿童实体肿瘤的临床实践的方式与专业作用. 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分享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方式及体会. 结果:该患儿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蒽环类药物是APL治疗的基础药物,诱导缓解治疗及巩固治疗均须使用。患儿从初次化疗至此次化疗前将所使用的蒽环类药物换算成阿霉素己达132.8mg(即约120mg/m2,高三尖杉脂碱38.5mg。鉴于患儿日后疗程仍需使用蒽环类药物,高三尖杉脂碱也可致心脏毒性,且患儿曾使用砷剂时发生过心电图QT间期延长,故患儿具有发生心脏毒性的高危因素,药师强烈建议使用右丙亚胺,但由于经济原因未能使用,故给予磷酸肌酸钠预防心脏毒性,用药前注意签署超说明书知情同意书。药师于患儿用药期间应特别关注患儿有无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监测心肌肌钙蛋白,必要时做超声心动图等评估心脏情况,且此后需长期随访评估。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为临床超说明书用药提供证据,同时为临床制定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结论:研究表明蒽环类药物的慢性和迟发型心脏毒性与药物的累积剂量相关,而急性心脏毒性在首次或低剂量使用葱环类药物时即可发生,故并没有绝对安全的剂量。毒性反应的发生存在个体差异。临床药师以常见病例的药物治疗细节为切入点参与临床,制定更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发挥临床药师的专业价值.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临床药师 用药指导
潘祺琦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国内会议
江苏扬州
中文
215-220
2014-06-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